哈萨克斯坦油气、煤炭、铁矿等资源极为丰富,经济以采矿、煤炭加工、油气开发和农牧业为主。苏联解体后推行市场经济改革,经济稳步发展,重工业更是成为中亚最强。原首都阿拉木图市人口达106万,是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科研五合一的多元中心。最近几年,哈萨克斯坦政府逐步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形势进一步优化。GDP总量占中亚五国总量的三分之二,人均GDP更是达到了逼近发达国家水准。如此发达却存在感极低,哈萨克斯坦堪称最低调的首富国家了。
其实哈萨克斯坦之所以如此低调也源于他的不安全感。哈萨克斯坦与中、俄两大国接壤,横跨亚欧两洲,作为中亚举足轻重的存在,一直都是纠纷发源地。历史上,哈萨克斯坦原本是清朝属国,但沙俄在清政府内忧外患之际趁火打劫,于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清朝的全部领地土地,因此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就成为了俄国的领地。后来,哈萨克斯坦趁俄国十月革命之时独立出来,成为暂时独立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随着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和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成就,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令全世界恐慌,哈萨克斯坦也转而实行社会主义,并成为苏联加盟国之一。之后哈萨克斯坦便被强迫承担苏联争霸军备竞赛的负担,度过了一段物质贫乏的岁月。
1991年在苏联解体之后,旗下的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告独立,走到今天,除了波罗的海三国成为发达国家外,只有俄罗斯的经济强于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极为丰富,而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之后政坛十分稳定,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施政极为稳健。
在1991年独立之初,哈萨克斯坦同样经历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的过程。当时有200万人选择离开这个国家,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预言这个国家会因为种族问题而分崩离析。
但是纳扎尔巴耶夫带领着这个国家挺过了难关。他在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之时,也积极的发展同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的关系。在他的之政之下,哈萨克斯坦的社会和对外关系非常稳定,这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2001年-2016年期间,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6.8%,哈萨克斯坦的贫困率也从2006年的55%降低到了2015年的20%,而中产阶级的比列则从10%上升到了25%。这些都是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甚至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准发达国家,因为这个国家不仅工业相对完善。而且人均收入早已超过我国,超过一万美元,是我国陆上邻居中,除了韩国外最高的了。哈萨克斯坦用了不到20年,从一个穷的喝西北风的国家,成准发达国家。这也算的上当之无愧的低调国家了。
而现如今的哈萨克斯,靠着石油收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的未来也是非常可期的,说不准在未来我们邻居中的第二个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哈萨克斯坦了。
贝安驻阿拉木图工作人员也做好准备,迎接国内客户去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医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