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安健康:卵母细胞不肯受精怎么办?
分类:常见问题 点击量:228 发布时间:2017-06-24

精子进入卵母细胞并不代表一定可以正常受精,还需要去激活卵母细胞才能完成受精。
精子含有一个卵母细胞激活因子,目前认为这个因子可能是精子特异性磷脂酶C。多篇文章报到了男性基因突变导致精子磷脂酶C缺失,从而导致卵母细胞无法激活和受精失败。
圆头精子症是临床罕见病,主要由于DPY19L2、SPATA16、SPACA1、PICK1等基因突变所致。由于所有精子都缺乏顶体,精子无法与卵子发生反应,但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依然出现受精失败。
卵源性因素主要是指卵母细胞不成熟,或卵母细胞内一些激活信号通路异常。其中,位于卵母细胞胞质内大量囊泡上的三磷酸肌醇开启这个信号通路,这是卵母细胞激活必不可少的一步。
卵母细胞辅助激活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处置手段,其方法分为机械激活、电激活和化学激活三大类:
(1)机械激活
即在注射精子之前先用显微注射针缓慢地抽吸卵母细胞胞质,以刺激卵母细胞激活。目前,机械激活已是ICSI的常规操作步骤,但对于基因缺陷导致的卵母细胞激活障碍不一定有效。
(2)电激活
即利用直流电压产生的电场使得卵子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瞬时升高,人为造成钙离子震荡去激活卵母细胞。然而,电激活由于不能保证其安全性,尚未被应用于临床当中。
(3)化学激活
化学激活是目前各中心普遍使用的方法。化学激活是将卵母细胞放入化学试剂(如钙离子载体A23187、钙离子载体离子霉素和氯化锶等)中,使卵母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人为造成钙离子震荡,从而激活卵母细胞。
目前有研究发现将磷脂酶C缺乏的精子与磷脂酶C基因共同注射入小鼠卵母细胞,小鼠卵母细胞能够成功被激活。这提示磷脂酶C基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可能是有效的卵母细胞激活剂。目前,这项技术还在研究过程中,尚没有应用于临床。